2009年6月21日日曜日

北美亲历:为何两个孩子对中国态度截然不同?

北美亲历:为何两个孩子对中国态度截然不同?
佚名


张三和李四家都是二十五年前来美,孩子那时都四五岁,现在都三十岁了。两个孩子都是名校博士毕业,有很好的工作。可是由于父母教育的不同,这两个年轻人对中国的态度截然相反。

张三家的教育方法:


张三是研究心理学的。他教育孩子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以中国人为荣的概念镶嵌到孩子的浅意识层去。他家只对孩子说中国的光明面和优点,从来不说中国的缺点,因为家长认为媒介已经对中国的缺点夸大的太多了,用不着家长再去说了。在公众场合孩子一定要对自己的华裔身份表现的HIGN PROFILE,不时提醒人们自己是华裔。

春节那天一定要穿中式衣服或配戴中式饰物。每次与中国文化的接触都是全家的大喜事,比如去中国饭店吃饭,参加中国人聚会,看中国艺术表演等等,父母都有意识地表现的非常高兴,从而引得孩子也非常高兴。经过多年的洗脑,孩子以华裔为荣的概念的确已经在浅意识层生根发芽了。

若问孩子最喜欢到那里旅游,孩子会脱口说中国。若问孩子什么食品最好,孩子会说中国饭最好。

问孩子那里的女孩子最漂亮,孩子会说中国女孩最漂亮。当孩子说中国好的时候,不是出于外交考虑,完全是出于下意识的反应。这个孩子(现已三十岁)看上去非常乐观,与中国人和其他族裔的人关系都很好,人见人爱。

李四家的教育方法:

家长不停地对孩子说中国的黑暗面和缺点,从来不说中国的优点,发牢骚,只要是与中国有关的人和物都是不好的。在公众场合孩子一定要隐藏自己的华裔身份。父母不敢在公众场合看中文报纸。

经过多年的洗脑,孩子以华裔为耻的概念已经在浅意识层生根发芽了。中国一切都不好,中国人也一切都不好。孩子以华裔为耻,瞧不起父母和父母的中国朋友。上大学后瞧不起华裔教授。

孩子常为被别人称为中国人而烦恼。这个孩子(现已三十岁)看上去心理非常阴暗,与中国人和其他族裔的人关系都很紧张,与父母关系也不好。

0 件の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