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和金融系统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设想
PDF转换可能丢失图片或格式,建议阅读原文
http://www.100test.com/html/199/s_199956_19.htm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和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表现在: 第
一,新形势下中央银行缺少新的途径和手段有效调控基础货
币投放。随着直接货币政策向间接货币政策的转变,传统的
中央银行贷款作为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作用已消失,而作为
新的间接货币政策重要工具的公开市场业务,效果却不理想
。年到年末,四家国有银行再贷款余额从.万亿元下降至亿元
。至年末,中央银行贷款余额仅占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负
债总数的.%。公开市场业务交易量较小,使得公开市场业务
没能替代再贷款而成为新的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年末,四
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加政策性金融债券共万亿元
,约占其总资产的%。但是人民银行年债券持有量仅增加亿
元。”年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投放基础货币亿元,虽
占央行当年新增基础货币的%左右,但如果减去外汇购入,
债券购入量则只有亿元。同时,由于中央银行对政策性银行
的贷款和外汇占款增速减缓,也影响了基础货币的投放。
第二,银行系统的垄断格局和过高的不良资产,影响了货
币政策效应的传导。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拥有
银行业%以上的资产和负债,形成事实上的垄断。从年~年,
全社会贷款增量的%是由这四家银行提供的。从一定意义上
说,货币政策的效应是由这四家银行决定的。由于四家国有
商业银行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激励约束
机制,商业竞争不充分,加上资产质量差,不良贷款的比例
过高,造成了信贷流量减少,影响了稳健的货币政策效应的
传导。近期,新成立的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基本结束了对
国有商业独资银行不良资产的接收工作,接收金额达.万亿元
人民币。此外,几十家股份制小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与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类似,.万多家农村信用社,家城市信用
社及地方性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的存
量和增量更是突出。年,中央银行强化了对商业银行的风险
约束,许多商业银行对信贷工作提出贷款质量终身负责制和
新增贷款不良比率为零的指标,使得商业银行“借贷”的行
为有所加强。 第三,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不利于货币政
策效应的传导。目前,国家基本上放开了同业拆借市场和国
债发行市场的利率,但在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银行存
贷款利率仍被中央银行用行政手段控制,利率的浮动范围较
小,不利于货币政策效应的传导。从年月日至年月日,中央
银行连续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同时放开了贴现利率,扩大了
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和幅度,比如,商业银行对小企业贷款利
率最高上浮幅度由%扩大到%,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最高上
浮幅度由%扩大到%,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
度由%扩大到%,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扩大到
%,但是利率的浮动范围仍然偏小;不利于调动金融机构放
贷的积极性,所以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第四,资本充足
率过低,资产赢利性差。年国家补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
金亿元人民币,但这笔资金似乎仍嫌不足,年底,我国工、
中、建、农四家国有银行自有资本充足率分别为.%、.%、.
%、.%,低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的最低资本金要求。年我
国农业银行总亏损额比较大,超过了工中建三行的帐面总赢
利亿元,即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合在一起算年实际是净亏损。
年工行全行赢利.亿元,但如果把贷款逾期一年以内而应收未
收贷息扣除,那么,工行全行实际上也是虚赢实亏的。
进一步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设想 .建立更加有效的
金融宏观调控和监管体系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必须
建立更加有效的金融宏观调控和监管体系。 第一,完善
间接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目前的货币市场交易量还比较小,
交易工具也不多,有的货币市场如国债市场还处在相互分割
的局面,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缺少有机的联系,这些情况都
制约了间接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当前,要加大票据市场和
票据贴现市场建设力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债回购市场,允
许更多的券商进入货币市场融资,发挥以国债为标的的远期
和期货效果,使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有机联系起来。 第
二,改革国有银行和培育竞争。我国金融业高度垄断的市场
格局,不利于货币政策效应的传导。今后除了要加大国有银
行股份制改造的步伐外,还要鼓励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当前
可以在条件成熟的省份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股份制城市合作
银行,在整顿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和保险
公司等的同时,逐步建立跨地区的金融集团,增强它们的竞
争能力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第三,建立更加有效的
金融监管框架。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中央银行必须建立
更加有效的金融监管框架。这些框架包括:()适当的准入政
策;()加强银行管理,限制银行所有者和管理者过分承担风
险的政策;()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和跨国银行进行监管的
政策。 第四,提高中央银行的技术能力。随着中央银行
由直接货币政策向间接货币政策的转变,央行必须发展起预
测准备金供给和需求的能力,估计货币乘数的能力,只有这
样,才能确定干预的最佳数量和时机。 .加快国有银行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 通过股份制改造,可有效地改
善目前金融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单一、缺乏活力的
状况。产权多元化可促使银行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率。金融机
构通过向社会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可以增大自身的资本充足
率,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同时,如果每年都能够保持一定幅
度的盈利,还能每年获得一次配股的权利,再次通过市场筹
集资本金,有了这些资本金,就可以大大增强发展后劲。此
外,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还为引入外资参股开辟了一条新途
径。外商投资国有商业银行将会使我国的金融改革取得更大
的成效。战略投资者,尤其是信誉良好的世界性银行,持有
商业银行股份,将会使我国的商业银行迅速采用现代银行业
先进的经营方法。金融体系作为一个整体会变得更安全、更
健康、更具有竞争力,为支持长期的经济增长打下坚实的基
础。 从目前的情况看,国有商业银行还存在许多与现代
商业银行运作机制相悖的问题,如冗员过多、机制过死、资
产质量不高、管理技术落后等。股份制改造需要有很多条件
,需在会计制度、银行制度、管理水平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这些都是股份制改造所必须做的工作。 .加快利率市场
化的进程 利率市场化的目标是根据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
况来决定资金的价格,从而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
增长。利率市场化并不是指利率完完全全由市场自发决定。
以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为例,它在年完全废除条例后,
羌联储仍通过它所掌握的贴现率来操纵市场利率的变动,银
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也习惯于把联储的贴现率当
成一个重要指标来看待。因此,所谓的利率市场化只不过是
加大了利率由市场决定的作用而已。各国货币当局可以通过
控制贴现率对市场利率发生影响。从我国金融业的实际情况
看,利率市场化采取渐进式方式比较合适。可以先从扩大利
率的浮动范围开始,按照先货币市场后资本市场,先外币后
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的顺序,有步骤、有计
划的进行。 .如快处理不良资产的步伐,及时防范化解
金融风险 为了重组四家国有银行,国家建立了四大资产
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已经从四大国有银行购买近.万亿的
不良资产。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了债转股的操作,推迟了到期
的贷款和贷款利息的收回,并将这些债务转为对国有企业注
入的股本。根据国际上处理金融资产重组的经验,资产管理
公司应该尽可能快速有效地处理不良资产,不要目标过多。
“债转股”不应破坏全社会的信用基础,不应破坏市场机制
的正常运转。在某种意义上说,“债转股”工作的好坏决定
着金融改革的成败。
100Test 下载频道开通,各类考试题目直接下载。详细请访问
www.100test.com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